新疆昌吉州:答好绿水青山“生态卷”

作者:开云链接入口 来源:开云棋牌app 发布时间:2024-09-07 13:17:36

  中新网新疆新闻12月1日电(刘茜 杨茗茹)在“2023年1—9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城市及所在水体”榜单中,昌吉州位列第九;

  2023年4月1日—11月14日,昌吉市PM_2.5浓度为16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1.1%,为近三年最低,也是“乌—昌—石”区域PM_2.5浓度同比下降最明显的城市;

  2021年以来,全州累计完成农村清洁取暖改造84857户,淘汰替代6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578台,共削减燃煤91.91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379吨、氮氧化物1011吨、颗粒物9191吨……

  一个个生动场景,是昌吉州生态文明建设交出的锦绣答卷。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昌吉州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推动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用“生态画笔”勾勒绿色山水美丽家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昌吉愈加明艳动人。

  11月6日,走进新疆源一科创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齿轮飞转,机器轰鸣,几乎看不见污染、闻不见异味。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家生产钢纸的企业,3条钢纸生产线毫米超薄绝缘钢纸,技术跃居全国领先水平,产品走俏国际市场。

  新疆源一科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恒军介绍:“钢纸原料来自于棉短绒制成的棉浆粕,所以环保是钢纸的一大特性。目前公司钢纸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48%,居全国首位。2018年企业被评为自治区绿色工厂及自治州绿色供应链企业,2023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昌吉州新兴起的产业“强劲筋骨”的同时,传统产业也在科技赋能下“脱胎换骨”,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9月18日,位于呼图壁县工业园区的新疆格莱美特活性炭有限公司“一企一策”大气污染深度治理重点改造提升项目点火试运行。今年,该公司累计投资4400多万元,实施干熄焦系统改造、出焦廊道密闭系统等十几个治理项目,通过工艺技术提升、清洁能源运输、现场监管优化等多种提升措施,使得企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总排放量减少44吨。

  昌吉州地处“乌—昌—石”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形势较为严峻。2015年以来,昌吉州累计投入2500余万元建设昌吉州大数据监测分析平台,建立全疆首个地州级大气污染防治指挥中心,全方位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监管监测能力水平。

  昌吉州聘请大气污染治理“国家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团队驻场,启动新疆首个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项目,实现源解析等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散煤治理、工业公司“一企一策”、移动源管控、扬尘源治理及重污染应对等一系列举措,做到科学施策、精准治污。

  2023年4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再次对全州大气污染成因“把脉问诊”,在污染源解析、大气污染来源和成因分析、重污染应急评估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实施精细化管控,形成PM_2.5浓度逐日管控目标“一张图”,提出每日管控措施建议,及时启动、推进各项管控措施。

  2023年8月,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建设的昌吉州大气环境综合监管指挥调度平台投用,突破多学科跨部门污染防治决策信息壁垒,打通大气环境监督与管理的大动脉,构建“可感、可见、可知、可管”的环境空气质量防控体系。今年以来,依托调度平台全州共开展监测巡查70余次,指挥调度各县市、园区400余次,跟踪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10月7日,在玛纳斯县塔西河红沙湾河谷,新一轮生态补水持续为下游的花草树木注入活力。清澈的河水从上游奔流而下,流淌在色彩斑斓的林木间。

  塔西河全长120公里,是玛纳斯县第二大河流。2000年,石门子水库下闸蓄水后,水资源得以统筹调配,在发挥灌溉和防洪效益的同时,玛纳斯县开始向塔西河流域进行生态补水,推进生态治理修复。截至今年9月,已累计生态补水8.5亿立方米。“玛纳斯县采取生态补水、科学调水、严格取水等措施,今年7月,全县地下水水位同比上升1.12米,实现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区域水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玛纳斯县水利局水政监察大队大队长姜涛介绍。

  10月28日,生态环境部向媒体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7—9月)和1—9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在“2023年1—9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城市及所在水体”榜单中,昌吉州位列第九。其中,全州设有国控考核断面的6条河流中5条水质达到优,分别为三屯河、呼图壁河、头屯河、开垦河和玛纳斯河。

  在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实现全覆盖,年节水达780多万立方米。近年来,园区强化以智慧灌溉为核心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把农田节水技术与智慧农业、测土配方施肥、节水抗旱品种推广等有机结合,农业生产效益持续提升。

  今年以来,昌吉州锚定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发展水经济、改善水民生“四水统筹”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9月初,昌吉市六工镇的南美白对虾迎来大丰收。近年来,昌吉市不断快速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引进鲈鱼、梭边鱼、罗非鱼、武昌鱼、黄辣丁和南美白对虾等品种,全市水产养殖面积973.76公顷,水产品总产量8229吨,全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8亿元。

  昌吉州紧紧围绕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目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立足全州水资源和水环境实际,在扎实推进节水、蓄水、调水、增水等重点工作的同时,坚定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水资源配置水平和利用效率不断的提高,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1-9月,昌吉州国控断面水质类别达到Ι类水质占比83%,同比上升16.7%;Ⅱ类水质占比17%,全州水环境水质优良比例为100%,水环境质量总体为优。

  10月27日,在玛纳斯县包家店镇皇宫村棉田里,两台秸秆粉碎残膜回收一体机在地里来回穿梭,一边将棉秆粉碎还田,一边将农田残膜快速卷起,所过之处干净平整。

  2022年玛纳斯县建立了15个残膜回收站,累计回收残膜85.2万亩3760吨,回收率达到86%。今年,玛纳斯县地膜使用面积达84.3万亩,主要覆膜作物包括棉花、玉米、加工番茄等,其中推广高强度加厚地膜30万亩。目前,玛纳斯县拥有打杆残膜回收一体机等各类残膜回收机械1400余台,高效一体化残膜回收机械109台,年回收残膜4000吨以上,回收率达85%以上。

  昌吉州快速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示范推广可降解地膜新产品,有效控制“白色污染”。

  在玛纳斯县兰州湾镇金土豆产供销专业合作社粉条加工生产车间,工人正忙着加工粉条,和粉、团粉、下粉……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合作社的员工都是附近的村民,加工粉条使他们变“冬闲”为“冬忙”,每人每天能挣150元。

  好生态产出好产品。作为农业大州,昌吉州加快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昌字头”品牌得到蓬勃发展。自2010年起,昌吉州连续3年被自治区评为农产品品牌创建先进地州。截至目前,全州共拥有农产品品牌、名牌及商标173个。

  近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网站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将16家矿山纳入自治区绿色矿山名录,昌吉市硫磺沟镇新疆宝平准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昌吉市宝平煤矿)等3家昌吉州企业上榜。

  走进新疆宝平准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金叶榆枝条随风摇曳,整个矿山被茂盛的树林环抱。该公司党支部书记、总工程师杨志介绍:“2017年起,公司开始创建绿色矿山,累计投入近8亿元对矿井各生产系统来进行改造,先后建成储煤能力20余万吨的大型全封闭储煤仓、日处理污水200立方米的处理设施等,完成矿区绿化440亩,还建成了果园和小游园等。”

  为守好“一方净土”,昌吉州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的原则,强化土壤污染管控治理措施,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有力保障了全州土壤环境安全。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